坯布委外入库
# 物料管理-坯布入库-坯布委外入库
文档号: E-ON-MRP-2006
目的: 外发加工的货物在完成加工生产之后,运回工厂后,仓库进行委外入库登记,为业务流转做好准备。
功能: 建立客户的坯布的委外入库登记。
范围: 坯布外发完成之后返回工厂的坯布。
前置模块: 坯布委外领用。
后置模块: 坯布生产领用、坯布销售出库。
执行部门: 白坯仓库,成品仓库。
权责: 仓库管理员-新增、修改坯布、成品委外入库信息,审核建立的入库信息是否正确。
依据: 依据外发回厂的半成品、成品委外入库信息建立,并进行确认,
控制重点: 半成品、成品委外入库信息是否完整。
# 操作步骤~~
# 坯布委外入库
1.进入坯布委外入库界面
点击[物料管理]-[坯布入库]-[坯布委外入库]
,进入坯布委外入库列表。

图1界面,可以根据查询条件进行快速查找,当委外入库信息太多时,系统自动分成多个页面显示,可以点击[显示全部记录]
按钮,将全部信息显示在一个页面中。
2.编辑坯布委外入库
点击左上角的[新建]
按钮,打开坯布委外入库编辑界面,填好加工单位、仓库、客户名称等相关信息。

选择单据明细单页面,点击[新增行]
按钮,新增一行,依次填写对应的信息。

进入码单明细界面,先用鼠标在绿色框内点一下,再按Enter,会出现新增行,填好对应的数量,如果有多行,填好之后再次按Enter,再次新增行。
填写完毕确认无误后点击[保存]
按钮,如不想保存,点击[退出]
按钮。保存完毕后需要点击[功能]-[审核]
按钮对该单据进行审核,审核完毕后点击[打印]
按钮即可打印入库单。
# 部分栏位说明
[加工单位]: 对货物进行加工处理的工厂在系统中的名称,此名称在[基础资料]-[厂商资料]
中编辑生成。
[仓库]: 生产入库的货物暂时存放的仓库名称。
[客户名称]: 客户在系统中的名称,此名称在[基础资料]-[客户资料]
中编辑生成。
[部门名称]: 订单所属的部门名称,此名称在[系统管理]-[组织构架]
中添加。
[布种代码]: 布种在系统中的代码,此代码在[基础资料]-[布种代码]
中编辑生成,布种代码在系统中具有唯一性。
[布种名称]: 布种在系统中的名称,此名称在[基础资料]-[布种代码]
中编辑生成。
[规格]: 坯布品种的详细参数信息,一般填写纱支、密度、成份等。
[颜色名称]: 客户下达订单时要求的颜色名称。
[色号]: 色号是工厂在打样或者复样时由化验室生成的编号,一般是一个成份大写字母和一串随机的数字组成,用于区别其他相同颜色,此编号在系统中具有唯一性。
[批号]: 坯布入库时由系统生成的一串编号,通过该编号可以用于记录追踪入库的坯布的业务流向。
[门幅]: 面料的有效宽度,一般用英寸或者厘米表示。
[克重]: 此处的克重指面料克重,是指一平方米面料的重量是多少克。
[件数]: 白坯入库的卷数/匹数。
[数量]: 白坯入库的数量,以米/码为单位。
[存放地]: 入库的坯布存放在仓库中的具体位置。
[合同号]: 合同号是合同的编号,用于区别其他销售合同,销售部门与客户在下达订单时达成一致,进行合同签订时编制的号码,一般由合同拟定方自行定义合同编码。
[缸号]: 由于订单数量比较大,在进行染色处理时,染缸不能容纳订单数量的货物,生产计划部门会将订单数量进行拆分,如拆分为2缸,缸号显示为2-1、2-2,以此类推。